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0篇
社会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路易斯·卡罗尔著名小说《爱丽丝仙境漫游》至少包含4首模仿经典诗歌的戏仿诗歌。戏仿诗歌展现了其内嵌或隐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这一特点与戏仿反对说教的娱乐性结合,共同行使了戏仿潜在的挽救性功能,使人们永远铭记可能落入湮没无闻状态的诗人及作品。戏仿作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严肃文学相互作用,不失为读者熟悉、研读严肃文学的一个捷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的一些句子和标题为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误译并分析了误译的原因,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自称为一名妇女主义者(womanist),认为妇女主义者之干女性主义者犹如紫颜色之干淡紫颜色。根据沃克的定义,妇女主义者热爱妇女热爱斗争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地球,妇女主义者致力干拯救民族心灵完整和健康。这种以爱与拯救为灵魂的妇女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干沃克的艺术创作,而尤以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紫颜色》为杰出代表。折射到现实生活层面,则衍生为沃克的激进主义(activism),从早年投身的黑人民权运动到对9.11恐怖袭击的愤然指控,从反核污染到公开致信谴责克林顿政府对古巴的食物禁运政策等。妇女主义是解读沃克不可或缺的金钥匙,妇女主义批评也成为当代美国文学文化批评中不可忽视的少数话语。  相似文献   
4.
多项选择完形填空题具有内容综合、评分客观的优点,但是很多测试中将其等同于多项选择题,失去了综合性的特色。作者提出扬长避短、突出语篇语境的策略。此外,针对其形式上间断的特点,以及答题时投机概率高的问题,作者建议科学删词排版、合理设计选项,必要时增设选项。  相似文献   
5.
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显性教学效果明显,多维隐性效应得到学习者充分肯定。该研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是:进行听力显性教学策略研究,听力显性教学与学习者隐性学习结合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作为语篇研究的重要部分,是指一个文本对另外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编。以往的互文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语篇发出者及文本背后的文本而未足够重视接受者,本文试图从语用文化预设角度将互文性研究同预设结合起来,借助一篇文本来分析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并强调出二者的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朱棠 《学术探索》2012,(1):167-170
婚嫁是日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具体探讨"结婚仪式"、"婚宴"等场合下的忌讳语,探究宗教信仰、言灵思想、心理联想、同音因素和交际需要等方面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影响,能够发掘隐藏于忌讳语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把握日本民族心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非裔美国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妈妈.戴》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女性生活经验的代表作。在《妈妈.戴》中,内勒用细腻的笔触,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重塑了黑人女性,特别是黑人母亲形象。母亲的坚韧和勇敢创立了完整的社区,守护着社区及家庭成员,并使得黑人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奥康纳的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光"、"血"、"森林"和"路",而这些意象均取材于《圣经》,它们在《圣经》中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意义。在此以《圣经》为切入角度,旨在从两个方面探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中意象的原型意义:一是"光"、"血"作为洗礼和救赎的象征;二是"森林"和"路"作为邪恶与歧途的象征。通过对这些原型意象的运用,奥康纳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内心期盼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小镇》是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 1897-1975)在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是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本剧关注于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小事,用平常的点滴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永恒的温情与爱。本文试图分析剧中日常不变的生活模式及其中生与死的循环来探究作者写出此剧的深层意图。永恒的小镇温情与爱便是怀尔德想传达给大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